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新编国际贸易实务》中文第三版——华欣、张雪莹

一、教材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获得外经贸从业资格的必修课程。《新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版教材的编写正值“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根据国际贸易最新修订、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条例,并结合国际贸易中现行的惯例等,编写了这部实用性和理论性并重的教材,于200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针对第一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编写了第二版教材。同时单独成册编写了《新编国际贸易实务练习册》并随第二版教材附赠广大读者,得到一致好评,曾多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再版印刷发行。

《新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版和第二版出版以来,国际贸易惯例有了新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水平与国际经济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为此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新惯例和国际贸易新模式,结合多年教学的体会与经验,秉承“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原则,重新编写了《新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教材,于2020年3月再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教材以进出口贸易主要的业务环节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各个贸易环节的操作规范和相关的国际惯例。在保持第一版和第二版教材的内容新,实用性强,案例教学等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拓宽了知识领域,对案例和引用的资料进行了全面更新,阐述了国际贸易惯例和我国涉外经济贸易法规,条列等的最新内容。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出,第三版教材中设置了扫二维码获取练习及拓展知识链接功能,突破了纸质版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和互动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关键是培养大量的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外经贸人才,以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编写和建设应体现“实务要务实”的特点,以履行实践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教材旨在指导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的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过程,做到学以致用。教材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内容,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其加强优秀职业道德的培养。教材通过多样化及立体化设计,体现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以此提升学生爱岗爱党爱国的情怀。

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一)突出“新”

1.在保证执行国家教育部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基本框架和内容要求的基础上,遵循教材编写体例规范的同时,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新模式和新问题融入到新编教材中。有针对性地多方位拓展国际贸易实务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对实践教学案例和资料进行了更新。

2.教材修订紧跟最新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方针,进行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更新相关知识链接,推进教材建设与国际贸易时事同步结合。例如新冠疫情给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带来的压力;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影响;后疫情时代对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兴科技和贸易方式兴起的促进作用等。

3.新文科背景下经贸类专业建设的最新政策解读和相关经验融入到教材编写中。

(二)突出“全”

修订了传统教材中“重出口轻进口”的现象,体现了教材的全面性。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习惯把进口业务作为出口业务的相反程序操作,忽略了进口业务的特点和关键环节的讲解。新编第三版教材中注重了进出口的全面学习。例如教材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程序及履行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不分伯仲。思政内容也是从进出口贸易全方位植入教材,比如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从立足能源资源禀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到引领新“全球绿色工业革命”;从确保金融贸易安全到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等。

(三)突出“实”

注重将思政育人融入实践教学,以实务案例作为每章的开篇,学生带着对真实的情景案例的思考进入学习内容,由学生的角色置换为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崇高的职业道德与优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对外贸易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全球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材育人特色

教材编写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植入,将思政建设目标确定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能够认同国际商贸及文化差异,进而适应国际化差异,最终能够跨越国际化差异,实现与世界各国顺利开展商务往来与交流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对振兴我国外贸事业的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立体化设计

采用立体化教材设计,教材建设包括教学大纲、主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等的综合运用。以教材为引导,在教学中实现了国际贸易实务中各个环节的情景再现,加强了师生互动,教材设计突出了业务知识“输入”与“输出”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认知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比如,教材对国际贸易惯例讲解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知法守法和运用贸易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进出口业务环节讲解,思政教育目标主要放在培养学生诚信经营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上。将培养国际贸易人员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

(二)数字化、网络化配置

该教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教材设计中融入了网络化、数字化概念, 突出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特点,教材中设置了拓展阅读、案例分析、随堂讨论、实时练习等内容,均可以以扫码的形式获取大量的相关链接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拓展学习,开阔思维,丰富信息量,提高独立思考的课下自学的兴趣与能力。后续的教材更新,将以链接的方式设置时政导读,引入二十大会议精神。以此加强学生对我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夯实新文科、新财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优质经贸人才

十九大报告指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二十大报告提出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外开放思想的又一次深化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次全新阐释。基于此,我们根据国际贸易新惯例以及国际贸易新模式,结合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广大读者的反馈和建议,修订并重新编写《新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力图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材案例中,使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自然结合,实现“润物细无声”和“育人了无痕”的教学效果。通过教材内容的不断修订,案例的更迭,体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大幅度提升,以此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国家的强大,加强对职业的自豪感,意识到自己任重道远,感受到优良的职业情操培养的重要性,坚定爱岗、爱党、爱国的信念。